亲子图片

  病因多多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过去曾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近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又称其为注意力不足症。这类患儿长大后,多动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违法行为、教育困难、病态人格等精神障碍仍高于常人。

  我国在学龄儿童中的多动症患病率在1.3%-13.4%之间。其起病始于学龄前,但能确诊者多为学龄期,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多于女,其比例4:1至9:1。

  病因

  多动症的病因,目前有各种假说,真正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确信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因中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病例中各有侧重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患本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孪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多动症同病率达100%,而异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仅占17%。

  2.神经生理学因素

  许多研究认为该症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是由于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多动症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提出示本症具有生物学基础。

  3.脑部轻微损伤

  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史者。但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并非为本症的主要病因,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多巴胺、β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关,而多巴胺递质不足又与基因遗传有关。

亲子图片

  儿童多动症 各有表现

  一、活动过多

  这类孩子不但在任何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舔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他人的活动。

  二、冲动任性

  这类孩子情绪极为不稳,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高兴时忘乎所以,又笑又叫,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使同学和伙伴都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致使不易合群,久而久之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或伤人的行为。

  三、注意障碍

  这类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短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四、学习困难

  这类孩子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部分患儿可能有不同种类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有的孩子分不清6和9或b和d,有的甚至倒读文字或写反字。

  五、行为异常

  这类孩子多伴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异常问题,如说谎、逃学、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六、神经系统轻微异常

  运动功能异常,如动作笨拙,精细运动困难,闭眼站立不稳,不能走直线;发音存在缺陷,如口吃、吐字不清等;皮肤两点辩别能力差,如当患儿闭上眼睛,分辩自已的皮肤上受到一点刺激还是两点刺激的能力较差;大约有半数的脑电图存在异常。

  如何防治

  ⑴教育方法:

  一般学龄前患儿,主要采用教育及心理 治疗,不用药物治疗。恰当的教育,减轻患儿思想上的 精神压力,是重要措施之一。对患儿苛刻要求会加重其 行为问题的产生。把儿童活动控制在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要多加鼓励,千万不能歧视他们。

  ⑵行为疗法:

  系指以学习学说的概念为基础的治疗方 法。如奖赏性的条件反射疗法,对多动儿童的非多动行为 进行强化。

  (3)心理疗法:

  对父母和教师的咨询工作使父母和教师懂得儿童 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管教 应该是及时的、公正的、耐心的和有信心的,不能苛刻要 求儿童,并具体辅导帮助。

  ⑷药物:

  主要的药物治疗是兴奋剂,但可能产生副作用,药物治疗不理想,也非唯一的治疗方法, 有一部分多动症儿童不经药物治疗,也能恢复正常。对多动症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最好。


参考资料

标签: